|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新安城的历史

新安城的历史

关键词:安新,白洋淀,新安城,历史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安新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anxi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6522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保定安新白洋淀县城曾先后有两座,一是新安城 (浑泥城、渥城),一是安州城(葛城)。这里侧重介绍新安城建城始末、历史故事和四门楹联。

  “太行东倾而恒山起伏,涧壑所自出之水涓流盘会,积川巡陆入于海,中流九溪,错合交潴为白洋淀。广宽方数十里,港浍辐辏、终古不涸。新安水陆环之,故新安地势视平原为独下,突破大陆而成泽国……”这是原《新安县志》中关于新安城地理位置的一段记述,概要介绍了新安城“水陆合围”的特点,这与历代建设新安城有着直接关系。

  提起新安城,有人认为始建于金章宗,实则新安城的修建远在金朝之前。史载,战国时期,燕王喜八年(公元前247年)赵、燕以易水长城为界。南属赵,北属燕。燕、赵易土,燕以葛、武阳等地与赵。赵筑葛城,燕筑三台城、浑泥城(也做浑埿城)。这里说的葛城,即现今的安州,而浑泥城则指新安。到宋朝咸平六年 (1003年)才有“延昭取易县坚土筑葛城以御辽”的记载。到了金代泰和八年就有了“金章宗筑浑泥城。周九里、高二丈、阔九丈、池深一丈、阔四丈。旋改浑泥城为渥城县。”的记载。

     说到金章宗拓建渥城(今新安),这与章宗宠妃元妃李师儿有着密切关系。李师儿之父李湘,渥城人,出身低微,后获罪,全家没入宫籍监。其女李师儿以“监户女”身份选入宫中。当时,金朝每年要选一些聪明伶俐宫女进行宫教,择其优者侍奉帝妃。李师儿以其绝顶聪明、人品端正、文才华美、俏丽可爱入选。金章宗喜好诗文,对李师儿倍加喜爱,后又封其为元妃,成为实际上的六宫之主。

  由于李师儿家乡是浑泥城,有时回家省亲,为使李师儿高兴,金章宗泰和四年改浑泥城为渥城县,隶属安州;泰和八年,州治由安州迁至渥城,辖高阳、葛城、渥城三县,兴土木,拓建渥城,并设有景宁、广德、来远、安仁四门。到元代至元二年州县俱废,渥城县改为新安镇归信县;越年,渥城并入容城县。至元二十三年易水泛滥,渥城没于水。过后,改筑新安城。

  一直到1938年日寇入侵安新后,为防止敌伪据城顽守,便于打击敌人,新安城拆去四门。把城墙降至一丈左右。这里提到的一点是新安城四门均悬有楹联,为清末拔贡,民国之初的诗人伊人镜撰写。东门为“水乡花县今新邑,北地江南古渥城”;西门为“夹镜春流明九水,披图夕照指三台”;南门为“金代离宫明日月,宋家砦垒驻风云”,北门为“襟带崇墉分淀泊,阑干依斗望京华”。这些楹联分别与城门位置、当地流传故事有关,这里不一一详述。

  翻阅史书、县志,发现自金代拓建城地之后,新安城多次毁于洪水,屡圯屡筑。如“明洪武十年大水坏城垣”,“明成化十四年四月,安州、新安大水,城几陷”、 “明万历二十七年秋,大水浸城,新安城门壅土为障,四境尺地无余……”毫不夸张地说,历史上白洋淀十年九涝,新安城的重要作用不在军事上,而在抗洪御灾,保护黎民百姓上。就是在解放后几次洪水中,新安城也发挥了其独特的抗洪护民作用。

  1963年8月3日—9日,白洋淀地区连降7昼夜暴雨,河水、沥水形成巨大洪流涌入安新。当时,仅有新安、安州两镇及少数十几个村庄未进水。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共安新县委、县政府组织和带领干部、群众护城。关于这段抗洪救灾的具体情况,中共安新县委办公室《1963年抗洪抢险救灾斗争大事记》中曾有详细记载。(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