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新安文庙——沉淀的历史

新安文庙——沉淀的历史

关键词:安新,新安,文庙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文庙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anxi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681

    已有1网友参与纠错

新安文庙——沉淀的历史
□ 周润彪

文庙是祭祀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庙宇,也是传播儒学、兴学教化的地方。儒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孔子是儒学文化的代表,儒学既保持着仁爱、和谐的精神特质,又带有不同时代的文化印迹,儒家思想居于统治地位。因此,明清时期新安县(今称安新县)修建文庙也视为培风脉、纪地灵、壮文风、正风俗的义举,自然便被看作为民办事,为地方造福的德政。

新安历史悠久,战国时为燕之浑埿城,隶属容城县所辖,金泰和四年(1204年)改浑埿城为渥城县,隶属安州,泰和八年(1208年)州治由安州迁至渥城。元至元九年(1272年)置新安县,明、清因之,道光十二年(1832年)省新安县入安州,明和实分。民国二年(1913年)安州降为安县,三年(1914年)新安与安县合并各取两县首字合称为安新县。
新安文庙古称学宫,亦称文庙,民国称孔庙, 俗称圣人殿;又称县学,而县学又和孔庙合二为一,属官学。是当地儒生学习的最高学府,也是尊祟和纪念孔子的殿堂。据清乾隆《新安县志》载:“庙学金、元在三台,有山长以主其事,明永乐六年(1408年),移今治东南隅,始建大成殿三楹,东西两庑各七楹,棂星门各三楹,戟门左曰:名宦祠;右曰:乡贤祠。棂星门外东西两坊旧曰:礼门,曰:义路,今易德配天地、道冠古今。棂星门西为儒学门三楹,一径深入折而东为角门,入门而北为仪门,再北为明伦堂五楹,在大成殿后两斋各五楹,东:日新,后易进德,西:时习,后易修业,神厨学仓各一楹。……”
新安文庙位于今安新县城内小南街南口路东(今安新县供销社大院址)。历经明清两朝对文庙多次进行重修、改建、增建。文庙东南城墙掩映, 城外临河道与白洋淀,西北宫墙环绕,北邻学东胡同,西邻小南街。文庙是一座从南北布列,为三进院落建筑, 是一组规模宏大、气魄雄伟、雕梁画栋、建筑精美的古建筑群,具有我国传统的四合院体系及明清宫殿式风格。
文庙主体建筑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以大成殿为中心的祭祀建筑群;另一部分是以明伦堂为中心的官学教化建筑群。主体建筑形成“前庙后学”、“左学右庙”、“各有门起”、“轴线对称”基本布局。由南往北以次为泮桥、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崇圣祠。从小南街往南,紧邻文庙大门北面,是一座高大的斗拱式街牌坊——云衢坊。云衢坊往南为新安城南关小南门, 旧称午门, 又曰章宗门, 金朝时为章宗皇帝通行出入之门。建于新安城墙之上的文昌阁、魁星阁也属于文庙的附属建筑。
由北穿过云衢坊往东,面临小南街为“文庙”大门,单檐庑殿顶,灰瓦铺就,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有明柱及望柱组合,座东朝西,两侧为砖砌的硬山墙,文庙门上置匾书“文庙”二字。穿过大门往东为东西一条甬道,沿着甬道中间往北为棂星门,从棂星门往西为儒学门。棂星门往东为文笔峰,也就是望鹅楼遗址上与大成殿对中,清代学博陈盟以达秀灵之气增筑文笔于上,下径八尺、高一丈八尺。文笔峰旁南北有一条长似一只毛笔的小河,河上架有单孔砖拱桥连通泮河。以棂星门为中心,棂星门外往南甬道东西各有建筑样式相同的牌坊各一座,东口牌坊额旧曰:“礼门”,西口牌坊额旧曰“义路”,后易“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的金字匾额,遥相对应,光彩夺目,与中轴线上的棂星门形成一个“品”字。牌坊为木结构,两根高大的主柱,通过横梁和斗拱,支撑起三座五脊六兽的庑殿顶牌坊,朱柱黛瓦,雕龙绘彩。有此望去,可见文庙大成殿在苍松翠柏掩映之中,棂星门前牌坊巍然屹立。棂星门前通过甬道正南,迎面便是泮(pàn)池与泮桥,当中是一座石拱桥和半圆形水池,曰“泮池”。石桥称“泮桥”,桥南建一坊,匾曰:“攀龙附翼”、“腾蛟起凤”。甬道东西规为二池,左池似砚,右池似墨,通二池如月形,大可数亩,周抱如环,岸植垂柳,中插芙蕖。据说,只有中状元的人才可以从泮桥上走过,因此,许多莘莘学子每到大考之前都要到桥上走走以图金榜题名。泮池来源于《周礼》的“辟雍”,原意是周天子设置的四面环水的大学堂,人们踏上泮池,就好像进入了最高学府。清代,对考取秀才的称“入泮”。
从泮桥往南折而北,穿过甬道正北,为棂星门。跨过高高的门槛进入第一进院落,为文庙的第二道大门,也叫先师门,号为棂星门,造型和州县衙门的屋宇式大门不同,是一道由横梁、门框柱组成的门框,竖向的棂条组成门扇的漏空六扇大门,为一座巍然挺立的四柱三楼冲天式牌楼。传说棂星门是天上主管文教的神灵,通过棂星门,即可得到神的保佑。

进了棂星门,左为名宦祠三间,祠内供奉清代以前在新安政绩卓著的邑宰;右为乡贤祠三间,祠内供奉清代以前本邑有德望的儒学贤达。

棂星门往北,迎面是戟门,即大成门,为硬山顶三间加廊建筑。戟门是文庙的威仪之门,东西两侧各设一座掖门,平时供人们出入,只在祭孔大典时大成门才开。每年春秋仲月上丁日祭孔时,仪式十分庄严而隆重。
穿过戟门便是文庙的第二进院落。首先,映入视线的是正面的大成殿,单檐庑殿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文庙主体建筑,也是祭祀孔子的正殿。绿琉璃瓦覆盖殿顶,雕梁画栋,巍峨雄伟的大成殿,檐下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是文庙中最高的建筑。殿内正中主祀孔子牌位,上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先师之位,供奉四配,分列左右,复圣颜渊、宗圣曾参、亚圣孟轲、述圣子思。十哲(从祀之孔子10名门徒的统称):闪子骞、冉伯牛、仲弓、冉有、子路、宰我、子贡、子游、子夏、子张之牌位,显示孔子之学后继有人,学子济济一堂。牌位前陈列祭孔礼器、乐器。殿外沿着九级汉白玉台阶上去是宽大的月台,俗称露台,三面围以石栏,各砌踏跺,是祭祀孔子时乐舞行礼之处。旧时每年的祭孔活动都要在这里举行,每年农历春秋对孔子各举行一次祭典。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是孔子的生日,弟子要集体向孔子行礼,聊表纪念孔诞之意。殿前月台下,回首再望位于中轴线两侧的是东西配殿,有东西两庑各七间,左侧西庑,内供奉七十二先贤,右侧东庑,内供奉六十八先儒。在大成殿前方左右,立有明清两代碑刻数座,其中有明代礼部尚书、大学士、书法家吴宽“重修文庙记”、清代总督李卫“重修学宫碑记”所写的碑文,记载着文庙的沧桑变化。大成殿后有两斋各五间,东“日新”,后易“进德”,西“时习”,后易“修业”。神厨、学仓各一间。大成殿后东院为启圣祠三间,又名崇圣祠,为祭祀孔子五世祖先处,始建于明代,单檐歇山顶,前设两庑、墙门,自成院落。
从大成殿往北,有一道学门,称仪门,便是第三进院落。入门后就是官学学生聚集讲学的“明伦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也是文庙中的主要学习场所。明伦堂又称彝伦堂,这个名称来自孟子,因他曾说教育是为“明人伦”《孟子。滕文公上》,所以学校应该是“日与其弟子讲明夫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理”的地方,是向生员灌输儒教伦理道德的讲堂,故名“明伦堂”。明伦堂前有清顺治九年(1652年)颁赐给县学的《训士规》(卧碑)一座,明伦堂后为“敬一亭”。敬一亭虽然叫亭,但建筑其实是堂,面阔三间,灰瓦歇山顶,前后廊式木架,但并不出廊。敬一亭是明代为保存嘉靖皇帝所颁的御制:“敬一箴”而添建的。除敬一箴外,堂内原来存有嘉靖皇帝御注的视、听、言、动、心五箴石刻,堂前曾有一卧碑御注石刻相传为天上坠落的一块巨大陨石而不知下落,后教谕黄公榜制一木牌题示。“敬一箴”是明代嘉靖五年(1526年)至六年(1527年),明世宗朱厚为教化天下,宣扬儒学而作,并颁行各地,立石于学宫或文庙。
从棂星门往西即为“儒学门”,面阔三间,坐北朝南,两边八字墙。进儒学门往北一径深入折而东为角门,进了角门就进入了文庙的第二进院落,东、西院前后有角门与棂星门之院相通。往南,是高大雄伟的大成殿,往北为仪门,也称学门,进仪门再往北为明伦堂。古代官办儒学,依循左学右庙之制,右为孔庙,左侧为明伦堂。是聚集生员讲经、讲“圣谕”,教化士子的专门场所。明伦堂东侧东院为教谕宅,右侧西院为训导宅。
文昌阁三楹在文庙东跨城而构,即金代元妃梳洗台遗址,楼久废。顺治五年(1648年),高景创建文昌祠三楹,城墙内展宽凸出丈余、长五丈余,现遗址城基可见,文昌阁建于其上。城下便是马道式坡道,踏步而上,即可凭栏赏景,又可拜谒“文昌”。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春,康熙水上围猎白洋淀时,前往新安县城访问民情、视察文庙,登城远眺,雁凫成群,碧水融融,白帆点点,芳草萋萋,极尽领略白洋淀之秀美,在回到行宫后作诗《新安道上》。当听到地方官员讲解文昌阁即是金章宗元妃李师儿梳妆台遗址时,随从侍讲高士奇即席赋诗:“新安城上有高楼,金粉香销几百秋。传是章宗游览地,奇花瑶草满春洲”、“野淀弥漫入望迷,渔庄蟹舍接通堤。远天云树熹微里,只少楼台似浙西。”
文昌阁青砖砌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廊饰花窗,雕镂精巧细腻,独具一格;檐柱花鸟动物,栩栩如生,屋面为单檐青瓦歇山顶,庄严肃穆。阁内奉有“文昌帝君”,为祭祀文昌神之所。一次孙奇逢携同游人登阁眺望,湖光水色, 交相辉映。诗兴大发即赋诗:“人日登高谒帝君,乾坤隐隐焕斯文。寒销春满千林树,烟静祥呈五色云。足下湖光连远塞,斗间剑气净微氛。同人无限相期意,月炤栏杆莫厌醺。”文昌阁岁久台基倾颓阁将坏,雍正六年(1728年),邑士曹璟、张凤翰、刘靖、辛惠可、曹熙祖等倡募修筑。

魁星阁在文庙东南隅城为台而祠,其上吴邑令会斗创建训导邬公萃重修,又名奎星阁,始建于明崇祯朝,构筑城墙上为台,取其照耀一方之意。原楼制为方,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知县李立先改为八角二层,高南城城楼尺余,雍正十二年(1734年)楼基冲毁倒塌重修。魁星阁坐南朝北,阁正面上方,原有横匾一块,上题“魁星阁”三字。魁星阁为砖木结构,底座由青灰条石和青砖铺砌筑台,八角攒尖顶二层楼阁,聚台、楼、阁于一体,青砖碧瓦,飞檐斗拱,龙头吞脊走兽排列其上,别具风韵;底层,即笫一层,由八根大柱与梁、枋相扣,起承重作用,四周围砌以青砖,砖墙表面粉以紫红,拱门北向,底层墙上开有六角橄榄形漏窗八扇。阁内设楼梯,二层楼面采用杉木企口接缝,四面围以花格隔扇窗。窗外四檐八角飞翘,灰瓦铺就。每个翘挺的角檐下挂有铜铃,清风拂来,响铃阵阵,别有一番情趣。
阁内二层设魁星神像,面朝正北,雕像为檀香木制,高三米。魁星右手握一只毛笔,称朱笔,左手端一只墨斗,作点斗之势,意为用笔点定中试者的姓名,为魁星点状元,是学子每逢进京赶考前向魁星叩拜的地方。此阁造型新颖,别具一格,结构巧妙,雕梁画栋,不用一铁一钉,堪称巧夺天工。
魁星阁跨城构筑,三面环水,地势高敞,临阁俯视,北望文庙雄伟壮观,恍如人间仙境:南望易水“行人试看东流水,犹是当年呜咽声。”透过纵横交错的河道沟濠,星罗棋布的芦荡台田“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则极尽白洋淀之秀美;东望鸭圈印月,万倾烟波,天上月与水中月交相辉映;一道燕长城勾连渥城一线如海市蜃楼,别有意趣。
近年,笔者采访民间,魁星阁有多种传说:一是魁星右手执毛笔,锋为扁型,意谓形如船工用具凿子,由于方向正对马家寨(实则不对),本县始终没出文武状元,反之,马家寨出了不少造船巧匠。二是清末民国间,有人看到一条大蛇常爬行出没于魁星阁上,在天气朦胧中大蛇尾挂在魁星阁一层飞檐上,蛇头伸到护城河中饮水,可想大蛇之大之长,由于雷击魁星阁西侧城墙击出一条裂缝,大蛇藏身于裂缝中,后有人用烧红火棍刺杀死亡。三是民国初,北平(今北京市)多名学者与画家曾测量绘图,连声称道,此阁飞檐起翘之大,其做工精巧,造型独特,国内实属罕见,在中国建筑史、美术史上有着独特的文物价值。
1938年秋,为阻止日本侵略军进攻,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发动群众将城门拆除及城墙降低,建于城墙上的魁星阁及文昌阁被彻底拆除。安新籍学者白永达《望九琐忆》一书回忆魁星阁被拆除的情景:“……都被套上大钢绳轰然拉倒在地上。东城角上魁星楼中的檀香木神像魁星,则被拆下放在城墙上焚烧。那木头真香,余烟缭绕,远近香气弥漫。”
射圃亭三间,在文庙西,旧观德亭遗址,为文庙诸生习射练武之所。习射为中国古代教育科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
新安向有“崇文重教”之誉。早在元代,著名理学家、文学家、诗人刘因在新安之三台静修书院讲学二十五年之久,以它独特的办学方式,对新安县(今安新县)的教育、学术及发展和人才培养产生过很大影响。新安文庙文风之盛,无不与清大儒孙奇逢紧密联系在一起。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自号岁寒老人,河北容城县北城村人。孙奇逢是明末清初著名哲学家、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明清两代,他十一次拒绝朝廷征聘,人称孙征君,其间遭文字之祸。崇祯十一年(1638年),满清分兵进入境内,他被迫率子弟门人隐居易州五公山,结茅双峰山上,后移定兴江村。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时先生在山中,移避新安水乡,欲渐图南徙。”(《年谱》第31页)这时,他的田园尚在,所以愿望未能实现,故园难抛,乡井难离。于是,在这一情况下,他被迫决定南徙。明亡,孙奇逢曾先回家乡北城村居住,后因清朝贵族将其家园圈占,遂移居新安与白洋淀。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他与杜越、夏鼎、耿权信宿白洋淀王家寨镇龙寺,并作诗“三人就我意崚嶒,中夜禅床泪不胜。但得菰芦深碧处,好留明月话闲僧。”他与弟子避乱游荡于白洋淀芦苇中,先后去了寨南村之南大士庵、小淀头水月庵、东田庄清泉庵、端村之西白衣庵,后赋诗与笔记见于他的文集中。他身无长物,生活颠沛。三年(1646年)三月,孙奇逢迁居新安(今安新县安新镇),寓居于薛锦轩别墅,讲学于新安学宫或文庙,远近来就学者甚多,门人高荐馨、王之征、孙备九为作《语录》。孙奇逢讲学于文庙,他以儒学为宗,学校与文庙并存。除继承儒家的治学传统,专攻儒家的经典外,并建立庙祀制度,表示对先儒的尊敬和怀念。孙奇逢“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碑传集》卷127)早年宗奉陆(九渊)、王(守仁),晚年倾慕朱熹,调和两派。他认为做学问的,不做空谈家, 应重视经世致用。孙奇逢在施教同时,并为先儒定期举办盛大的祀典。他在新安“双柳轩”居住四年之久,生活较为安定,故能埋首著述, 曾编著有《岁寒居文集》行世。他传授儒学, 著书立说。顺治四年(1647年),孙奇逢在新安,曾编订《孙文正公(名承宗)年谱》,参与其事者为孙奇逢弟子高荐馨、王之征、陈鋐及谱主第四子博雅。并开始纂辑《理学宗传》二十六卷的工作;顺治五年(1648年)春,他与高景、王家桢纂修《新安县志》,修县志时,自订义例十则,法度严正,不稍假借。并作序言,三月成书。孙奇逢一生著作颇丰,他与李颙、黄宗羲齐名,合称明末清初三大儒。他传授弟子多人,如:李衷实、魏一鳌、王之征、杨行健、陈彤、崔蔚林、管有度、杨尔嘉、杨尔淑、管嗣音、周维翰等,以上诸生均属新安与安州人。知名弟子魏一鳌,从学孙奇逢时间最长,达二十年之久,因此记录下来的与孙奇逢的答问也最多,著有《夏峰年谱》等。六年(1649年)秋,值高景初授湖广道监察御史,因公事失误降职回籍。农民军数千人趁大水以舟泊围攻新安城下,高景率进士杨行健尽心守御城池,出兵突然袭击,杀其首领,余众皆散。复因新安时局不靖,孙奇逢被迫携家再度南徙,迁祁州。七年(1650年)夏初,孙奇逢师弟一行抵达河南辉县苏门之夏峰,晚年讲学河南辉县夏峰,学者称为夏峰先生。孙奇逢迁居夏峰,此后二十余年,他一直没忘记新安“双柳居”旧居及白洋淀,而且更思念从学于他的新安弟子,“寂寞空斋孤寄时, 悠然二仲系吾思,漫云千古苏门啸, 珍重篱前双柳居。”(见《忆渥城旧居,柬异渥五修》)“昔卜一蝉渥水滨,莲花丛里寄闲身。朝昏坐卧不厌频,一刻不见花若嗔。今日莲香绕城闉,月余困懒减精神。柳阴东畔桥南邻,红白争放烂熳新。不能力疾往相亲, 终是与莲隔一尘。”(见《莲花盛开病不能往》)风光秀美的白洋淀使他流连忘返。孙奇逢从康熙三年(1664年)五月初回到北城村,至康熙四年(1665年)三月由里门南归,在北城渡过近一年时光。在此期间,他曾两次重游新安与白洋淀。至康熙十四年(1675年)4月21日卒于夏峰,年92岁。著作有《夏峰先生集》、《夏峰集》等。
顺治三年(1646年)春,孙奇逢移居新安,寓居于薛锦轩别墅,故额其斋名“云宿舍”。孙奇逢说:“自丙戊(顺治三年)后,故园不可居,寄渥城者四越春秋。己丑(顺治六年)五月,因“水乡萑苻将作乱”(《年谱》第35页)。这时,新安也住不下去了,他被迫又返回北城老家。但“吾邑不戒,故园益不可一日居。思卜筑河朔,渐图渡河渡江,幼子为就婚茅氏地”(《年谱》第35页)。五年(1648年),云宿舍坏于雨,门人筑“双柳堂”或一称“双柳轩”于学宫之东,他在苏门“忆渥城旧居”赋诗:“居停六载傍宫墙,云气凄迷柳色凉。草草花花过眼亊,好留底本到沧桑。(《孙奇逢集》‘下’第750页)”。他说,他在新安一共住了“一千二百余日。(《日谱》卷2)”后称名胜“双柳居”,在崇圣祠东,文昌阁下为孙奇逢先生讲学居住处。在今学东胡同安新县机关幼儿园旧址。

新安文庙为县立最高学府,其职能有二:一是祭祀先师孔子,以传儒教;二是集训生员,以应科考。学官待遇菲薄,年俸为白银40两,道光十二年(1832年),县学裁为新安乡学,教谕,训导调离,新安县学由安州训导管理。“乡学额原额科岁试各取文童18名,岁试取武童15名,廪膳生20名,增广生20名,二年一贡。”
新安为小县,原定为岁科试人员8名。清顺治刑部尚书高景以“人文渐多”为由,恳请当事,请旨增加4名。雍正元年(1723年),督臣李维钧以“圣世振兴文教,畿辅人才日盛”为由,请旨又增加3名。雍正四年(1726年),怡亲王兴修水利驻跸新安,夜闻读书声甚多,极为奖赏。督臣蔡铤以新安列入“人文最盛处”请旨又增加学额3名,共入学额18名。
文庙在明清两代办学中,培养了不少人材,在科举考试中多榜上有名,据史志记载,明代中进士6名,清代进士12名,明代举人26名,清代举人61名。
新安人杰地灵,人材辈出,“气清而性灵,人文萃出敏慧甲于它域”。明永乐吏部尚书郭琎、明景泰户部尚书李敏、明弘治礼部尚书刘恺、清顺治刑部尚书高景、清康熙翰林院侍读学士崔蔚林、明末清初大儒孙奇逢知名弟子魏一鳌、清代拔贡《新安镇志》编修伊人镜等都曾就学于新安学宫或文庙。
文庙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田的银租收入。据清乾隆《新安县志》载:学田二顷七十一亩九分二厘。经费来源主要用于文庙的修缮和管理人员薪俸以及生员的膏火补助。
教学内容以礼、乐、射、御、书、数诸科,经史是主科。每日“侵晨学经史、学律;饭后学书、学礼、学乐、学算;哺后学射,有余力,或习为诏、表、碑、版、传、记之属。”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清廷奉上谕“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清廷宣布废除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就结束了。废除科举制度为新文化运动奠定了社会与思想基础,推进了新文化的传播。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中国人民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到来,“打到孔家店”的强烈冲击,使文庙遭到破坏。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文庙和县学终止。民国间,县学与文庙失于修护,日益衰颓。
新安文庙建筑辉煌雄伟,惜民国以来,由于年久失修或人为因素而遭破坏,至建国初,“拆大庙,建学校”,全部建筑被彻底拆毁,古迹现已荡然无存,当年的文庙已成为县供销社大院。昔日无处不透着神秘色彩的文庙,也成为后人寻古觅踪的地方。
如今,文庙的废墟已不复存在了。文庙的兴亡,象征着家乡的古迹悲惨际遇,更是中华民族文化遭遇不幸的缩影。

附:
重修学宫碑记
(清)李卫

新安在省城东八十里,枕神京,左跨沧海,以水为乡,故其民不甚强悍,知好学,有文风,近闻其有捐修学宫一事,亦义举也。丙辰春,予奉命兼理河工,孟秋巡视诊坝,道经新邑,询学宫,知其修者修矣,而废者如故,盖其鸠工庀材皆出于铢积寸累,故历久而未成也。莲池书院掌教张侍御天池,新安人也,予归而与之言,且嘱令劝勉以赞襄其事,不逾年,而工告成。
丁已夏五(月),天池复予曰:“新安之学宫成矣,微公之鼓舞不及此。”虽然邑人之营营是宫,盖九年于兹矣。忆自雍正七年始重修大成殿,并东西两庑,戟门棂星门。名宦、乡贤又三年复修崇圣祠文昌奎阁,去年得公之振兴,乃盖修明伦堂、敬一亭、泮池、斋房数间。今年自春徂夏,重修东西三坊。学宫西有射圃亭旧址,因创三楹,俾诸生以时习射而观德焉,盖成工若斯之难也。请公椽之笔,勒诸金石,庶千秋后人皆钦我公作人之雅化,而并以彰邑人之风向恐后也。予应之曰,才士之生所恒在,时地新安,地居九河下流,自赵北口而西,一望苍茫,凡入海诸淀,胥于此乎停蓄,每当伏秋汛发,,波涛万顷,宛如南国洋洋巨观也。生其地者,萃百川之秀气,睹浩瀚之奔腾,以故发为文章,才气可观较胜于他邑,而又近在畿辅,沦决已久,今恭遇皇上龙飞恩诏频颁,开科广额而外,复加博士弟子员,此诚旷古难之时也。夫幸生秀灵之地,值文明之时,为多士者各宜争自濯磨,蔚为国器,以为胶庠光岂特庙貌维新而已哉!予奉天子命,保厘三辅,凡有关于培植学校,奖励人才之事,靡不殚心渴力以仰副圣主崇儒重道之至意。俾直属士习文风蒸蒸乎丕变而日上,则新安学宫之成,亦所以示激劝也。遂援笔而为之记。

一个严寒的冬天,我踏进了新安文庙的旧址——安新县供销社大院。一棵棵白杨树被风吹的沙沙作响,凛冽寒风显的如此寒冷,久久使我思索与遐想:在我童年时,这里是我经常在东南城墙上行走看到的地方,那时文庙遗址波光粼粼的泮池与泮桥还有痕迹,岸边乱草丛中的石栏、石碑与条石东倒西歪,文庙建筑已被拆的一片狼藉。五十年代初,记载文庙的数十块石碑也断截处理,修建了新安南关大桥做了桥墩。
然而,当时的文庙绝不是这样。千百学子行走在科举泮桥上时那蔚为壮观的情景,文庙的高大肃穆,香烟缭绕,风云际会,金榜题名。气势夺人的庙宇,文圣孔子及七十二贤人,令人肃然起敬。五百多年,家乡及外地文人墨客争相拜访,矻矻终年的学子留下跪拜的身影,清朝两代皇帝康熙、雍正和明清大儒孙奇逢、大学士礼部尚书吴宽、直隶总督李卫、赵宏燮,刑部尚书高景等,都在此挥洒下景慕的诗文。现代的办公楼房及仓库院落与文庙相比显得落魄而萧条,还是那个大院被民居与半载城墙包围着,坐标没变,地址没变,文庙的故事即将被后人所遗忘,使我停留了很久才舍离去。寻访老者,思索一些知情人的口诉,抢救家乡历史感到责任之重,一股灵感涌出我感情悲怆,用了五个夜晚写了此文《新安文庙——沉淀的历史》,旨在给后人不能忘记文庙。
拥有850多年的文化传承让安新这座县城有了无与伦比的辉煌与自豪,经年沧桑的古城墙和街道胡同,无处不满载着时代赋予的历史印痕,和代代生息于此的老百姓共同造就了渥城的风韵和悠扬淡雅的风味。我已过花甲之年,土生土长在家乡长大,好怀旧,虽然不至于像《围城》中的董斜川张口就是:“不须上溯康乾世,回首同光已惘然。”却总想念过去一些事。往事与传说,埋藏在寻常百姓的记忆,写写家乡已逝去的历史,让代表中华民族文化,儒家思想继而传承。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1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